“每逢佳節被相親”已經成為很多單身青年的噩夢。過年回家,“相親相愛一家人”只剩下了前兩個字——“相親”。
被爸媽逼著去相親可怕,而比相親更可怕的,是相親對象太奇葩。
連有房有車的七旬老人都逃不過相親的魔掌(不 | @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
對方明明是爸媽口中的“優秀青年”,但當你見到真人聊了幾句,心中卻只剩下千軍萬馬奔騰呼嘯的吐槽彈幕。尤其是女性,有時都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爸媽親生的——
“在我爸媽心里,我就只得配這樣的男人嗎?”
“大家吐槽相親對象時候,我只想吐槽我媽媽!”
這是女生太挑剔,還是爹媽太隨意?一項在昆明進行的研究表明,這鍋還真得由家長來背——為女兒找對象的時候,家長可能會拋棄多金帥哥,選擇低顏值、低收入的男性當女婿。(對,你沒看錯,顏值收入都低。)這項研究被發表在了《英國心理學雜志》。
當金錢與顏值不可兼得
找對象上,當事人和爹媽偏好不一致在演化生物學中早有解釋。因為父母與子女的基因不完全一致,所以最符合父母利益的相親對象并不一定是最符合子女利益的??茖W家推斷,這種利益的不對等會造成兩代人不同的擇偶偏好。
對于子女而言,配偶的“生理質量”更為重要。找一個身體健康、長相優越的對象,生出高質量寶寶、更好地延續自身基因的幾率就更高。但對于父母而言,這種交換就不夠劃算,尤其是在家里不只一個孩子的時候。
對父母而言,他們更看重候選人的外部資源條件。如果子女配偶的經濟條件好、社會地位高,父母的其他孩子或家庭成員也可以從中獲取利益。如果子女配偶的能力差,沒法好好照料孫輩,父母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資源去彌補這一缺失,從而影響到對其他子女和孫輩的投資。
當然,最完美的情況是子女的配偶金錢與顏值兼備。但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殘酷,我們在擇偶的時候往往要在兩者中做出取舍。
那么,子女與父母做出的取舍,真的如科學家所推論那樣嗎?還是現實比理論更脫韁?
為娃選對象,男生女生不一樣
已經有多國的研究驗證過,父母與子女在擇偶偏好上存在差異。不過,這些實驗大多是通過問卷展現一個假設的場景,參與者并沒有真的準備幫孩子找對象,甚至根本還沒生孩子。為了讓實驗更貼近現實,更符合中國國情,這一回研究人員將目標鎖定在了云南昆明的相親市場。
某公園相親角 | 人民網廣西頻道
研究者深入昆明翠湖公園,找到超過300個為子女找對象的父母作為“父母組”,加上公園里四十幾個尋找伴侶的單身狗和云南師范大學230名大學生作為“子女組”,將兩組的擇偶偏好進行了對比。至于為什么不直接聯系那些父母的孩子?一是出于匿名原則,研究者無法獲取子女的聯絡電話;二是有些父母們表示,他們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“被相親”……
實驗里,研究人員為兩種性別各合成了一張“有吸引力”和“沒有吸引力”的面孔,并設計了幾種不同的收入水平與之對應。排出幾種組合后,顏值不同、收入不一的兩個相親對象展現在了爹媽和年輕人面前,他們會選擇同一個人嗎?
“有吸引力”的面孔(上)與“沒有吸引力”的面孔(下)。結合設定的收入,研究人員提出了4種取舍情況:(1)不存在取舍:高顏值 + 高月收入 vs. 低顏值 + 低月收入;(2)糾結程度低:高顏值 + 月收入5000元 vs. 低顏值 + 月收入6000元;(3)糾結程度中:高顏值 + 月收入3000元 vs. 低顏值 + 月收入6000元;(4)糾結程度高:高顏值 + 月收入3000元 vs. 低顏值 + 月收入12000元 |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
結果表明,當要找對象的是個男生,父母與兒子傾向做出一致的選擇——選好看的。但當要找對象的是個女生時,女兒對配偶的顏值要求更高,而家長則更傾向于選擇月收入高的女婿。
更有意思的是,當不存在取舍選擇,也就是相親對象有錢又有顏或低收入又低顏值時,只有不到5%的女性選擇了顏值較低的候選人,但卻有26%的家長為女兒選擇了低顏值的女婿。也就是說,家長們更傾向于選擇顏值和收入較低的男性,而女兒既看重顏值也看重收入。
這個結果出乎研究者的意料,“要知道我們把不存在取舍的情況加進去,只是為了讓實驗設計更完整?!毖芯空弑硎?,“我們原先以為所有人都會選擇高顏值、高收入的候選人?!?/p>
說好的有取有舍,
父母為何只舍不取
對于這個讓人大吃一驚的結果,研究者們給出了兩個可能的解釋:
1.在父母心里,候選人的顏值差別沒那么大
根據顏值打分,在年過40的人眼里,低顏值臉和高顏值臉的差距并沒有那么大。也就是說,子女認為不好看的人,在父母眼里或許是還能湊合的。
不過,這也無法充分解釋,為何只有女性的父母會選擇低顏值候選人,因為父母組也認可兩類候選人的顏值有明顯差異。同時,男性的父母認為低顏值女候選人的吸引力也還不錯,卻基本上不會選擇她們作為兒媳。
2.女婿不優秀,離婚幾率小
一個更有可能的原因是,女性的家長們認為,如果女婿多金又好看,女兒分手或者離婚的幾率就更大。所以,他們傾向于選擇低顏值低收入的女婿,以確保女兒婚姻的“安全性”。
考慮到性別差異,女性離婚所付出的代價會比男性更高。比如,離異女性會比離異男性更難找到合適的二婚對象;如果二婚后再孕育子女,女方承擔的成本會更多。
從女兒的角度出發,即使和優質男離婚,后代繼承到的優秀基因也可以彌補部分離婚造成的損失。但對于一些父母而言,只繼承了他們50%基因的離異女兒帶來的損失遠比這種補償要多得多。
女生去相親,千萬別少了自信心
目前,研究者尚不清楚,找老公和找女婿的偏好差異里,遺傳和文化因素的比例分別占了多少。這可能不僅僅是演化過程中追求遺傳利益最大化的人類本能作祟,還是諸多社會因素一起添磚加瓦的結果。要不然同樣是繼承50%的基因,在為兒子挑選對象的時候,父母怎么就不會為金錢而放棄顏值呢?
在差異存在的情況下,要分清父母的意見和自己的意見。戀愛結婚是冷暖自知的私人事情,沒有誰比自己更值得尊重。在相親的時候,姑娘們可千萬記住,別因為父母的選擇失去了屬于你們的自信心。只有你自己,才知道什么是對自己最好的。
聲明: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,我們不做任何商業用途,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,聯系方式請點擊【侵權刪稿】。
求助問答
最新測試
480030 人想測
立即測試
414080 人想測
立即測試
616996 人想測
立即測試
165883 人想測
立即測試
169190 人想測
立即測試